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党史研究室充分发挥党史部门职能,深入实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行动,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纳入整体工作,与党史中心业务“结合融合整合”,围绕打造“廉生态”等多个角度齐发力,不断挖掘廉洁元素,厚植克己奉公文化基础,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依托“党史大讲堂”、党史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开设专题专栏,围绕党史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人物等,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发布相关内容50余篇。活化活用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党史教育基地作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先后2次实地踏查桦皮厂前五家子战斗遗址,指导桦皮厂革命烈士陵园建设,并参与魏拯民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建设,审读相关廉洁专题大纲。深入研究阐释吉林红色文化,传承廉洁文化基因,积极参加市纪委组织的《廉润江城》(吉林市廉洁文化研究读本)第二卷、第三卷的编写工作。先后组织召开10次工作调度会,精心挑选《中共吉林市党史人物》《江城春晓》《江城党史一百年》等27册党史丛书,为编写组提供丰富、准确的历史资料。
市文联:市文联坚持以廉洁文化建设为引领,在协调引导各团体会员、文艺工作者和新的文艺组织、文艺群体创作优质廉洁文化作品方面下功夫,以文艺的能量润廉于心、践廉于行,以廉洁文化涵养清风正气,营造全社会学廉、思廉、崇廉。把廉洁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结合送廉洁文化进社区活动,开展书法、美术、摄影等讲座6场。开展了“书为大雅 美哉国风 在传统文化的沃壤中自信书写”主题座谈交流活动、“扇引清风”第十届成扇展系列文化活动、“指上花开 剪彩吉林”吉林市群众剪纸展、“书写新时代——画起来”吉林市美术大赛优秀作品展、“春回大地——首届江城民艺展”等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组织召开文创产品落地会、推动会,促进我市民间文艺产品、文创产品得到实质性开发。在吉林市艺术中心创新打造“星期六文艺聚落”,做好“文艺+产品”“文艺+演出”“文艺+研发”“文艺+体验”等多形式融合发展,打造文艺产品、文艺活动交流展示的火热阵地,为城市发展提供文艺滋养和力量。
市地方志:市地方志办公室在《吉林市年鉴》中详实记录吉林市传统文化廉洁思想、家风家训、廉洁奉公人物。在确保符合条例规定和上级要求体例规范的前提下,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综述》为题,在《吉林市年鉴(2023)》卷首设特载进行呈现。发挥勤廉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在《人物·荣誉》类目增加“铁路系统廉洁奉公楷模,中国旅客列车广播开创者杨廷悦”事迹,营造崇廉尚廉社会氛围。
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创新教育手段,以"八廉"活动为抓手,组织各直属学校开展"学往圣先贤 立勤廉报国之志"廉洁教育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系列教育活动,多措并举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加强廉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在中小学校营造廉洁自律、敬廉崇洁之风。在"学往圣先贤 立勤廉报国之志"廉洁教育演讲比赛中,小学4~6年级、初中、高中和职校学生将感悟写成讲稿,以学习带动思考、以演讲增强感悟,宣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加深了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的决心,演讲活动最终评选出学生特等奖15名、一等奖25名、二等奖35名、三等奖50名、优秀奖76名和优秀指导教师179人。运用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广泛开展勤廉文化宣传教育,使师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受勤廉文化的熏陶,成为勤廉文化的学习者、宣传者和实践者,他们谨记本次学习的初心和决心,在生活学习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自觉践行崇廉节俭之风,积极营造系统内干部廉洁履职、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围。
市社科联:市社科联充分发挥社科研究机构的资源优势,把廉洁文化研究作为课题立项的重要内容,2023年,围绕新时代廉洁文化研究重点集中立项结项科研课题5项。充分发挥本土廉政文化的作用,从浩如烟海的吉林市历史文献中精选32个历史人物,汇集成册《廉润江城》丛书。该书共约30万字,文字简洁,通俗易懂,配有大量插图,可读性强,是我市干部群众培树崇德尚廉风尚的生动教材,也是广大市民了解吉林市历史文化和本土历史廉政人物事迹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