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调研 统筹谋划 扎实开展查办留置案件同步开展以案促改工作
市纪委监委深入调查研究,对全市政治生态和反腐败斗争形势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研判,全面剖析近年来腐败案件规律特点,破解工作难题,改进思路举措。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抓、直接抓,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市纪委常委会会议多次研究以案促改工作,解决突出问题,推进深度治理。相关承办部门积极跟进、迅速行动,努力构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做深做实以案促改工作“一盘棋”格局。

稳步推进 深化拓展 全面加强第二种、第三种形态案件以案促改工作
开展第二种、第三种形态案件以案促改工作,是深化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8月,市纪委监委深入总结查办留置案件同步开展以案促改工作的经验做法,积极探索拓展以案促改广度和深度,制定出台《吉林市纪委监委机关关于查办第二种形态、第三种形态案件以案促改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以“案”为基础、以“促”为关键、以“改”为目标,把查办案件与堵塞漏洞、强化监督、完善制度、推进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以案促改工作整体效应。
“《实施办法》明确了14个环节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比如在以案促改案件选取方面,区分违反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案件、违反党的组织纪律的案件、严重失职失责被追究党纪政务责任的案件等8种情形。”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第二种、第三种形态案件以案促改已涵盖文物保护、政法系统、医保社保、“三农”领域、生态环境、住建系统、市政建设、交通运输、退役军人安置、工会、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促改促治工作不断拓面增效。

用活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是放大监督功效、推动整改治理的有力举措。“我们按照纪检监察建议,从落实管党治警主体责任、开展全员警示教育、强化制度建设、加强队伍日常监督等方面开展整改,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户籍窗口服务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和为期1个月的身份证专项治理行动,制定《吉林市公安机关办理居民身份证责任追究制度》,并对负有行政审批权限的22名民警逐人签订承诺书、7个所队形成责任状,切实保证整改实效。”市公安局相关负责同志说。
截至今年5月底,在第二、第三种形态案件以案促改工作中,市纪委监委已制发纪检监察建议(含监督提示函、监督建议书)38份,指出发案单位问题130个,提出整改意见建议124个,督促发案单位建章立制140项,完善制度机制193项。

发现问题是基础,解决问题是关键。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整改建议操作性不强、整改措施不到位、整改进展缓慢和整改情况不报告等问题,市纪委监委及时制发《吉林市纪委监委关于开展市本级纪检监察建议质量评查和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情况的通报》,进一步推动整改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保证纪检监察建议书真正发挥实效,对指出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整改彻底、落实到位。同时,将以案促改纳入日常监督和巡察监督,对无正当理由拒不进行整改,或在整改过程中敷衍应付、失职失责,整改措施不到位、整改成效未达到要求,以及因工作不认真、不扎实而导致同类问题复发、频发的,对有关责任人追责问责。
随着以案促改工作的深入推进,市纪委监委及时对相关承办部门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组织学习有效做法、指导推动工作。制定出台《吉林市纪委监委查办留置案件同步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办法的补充意见》,推动审查调查部门与监督检查部门、属地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加强信息共享、同步推进整改,实现监督检查、促改促治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出台《吉林市纪委监委关于开展留置案件总结工作的实施意见》,把以案促改情况作为案件总结重要内容,全面回顾、复盘总结,查找短板弱项,推动纪检监察干部素质能力和工作水平实现双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部署要求,继续压实责任、强化监督,全力以赴推动以案促改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实现‘查办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综合效果。”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