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吉林市纪委监委关于新入职干部“站窗口、进专案、下基层、上讲台”教育培训办法》,5月26日,市纪委监委机关组织开展新入职干部“上讲台”活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新入职干部历练成长提供条件、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引导新入职干部在实践中积累,在实干中提高,在历练中成长,为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不竭动力。
活动中,市纪委监委新入职干部刘路、任冬、黄婉婷、梁茂儒、周芳玉结合自身经历,围绕入职后工作情况以及站窗口、进专案的心得感悟进行了分享,体现了新入职干部应有的精气神,展现了青年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和砥砺奋进的坚定决心。
“信仰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纪检监察工作需要坚定信仰支撑,在这里我能体会到自己的个人价值与工作意义。”刘路,吉林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某部,现在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工作实习,作为昔日人民子弟兵,今朝纪检监察人,刘路对未来有着坚定的选择:“我曾是一名自豪的特战队员,我的职责就是守护国土安宁。现在我是一名骄傲的纪检监察干部,我的职责是守护一方净土,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我愈加坚定自己的信仰。”
“信访工作直接与百姓打交道,面对面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我发现这是一件充满挑战的工作。”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任冬,被分配到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实习,上访群众的各种诉求,让她了解基层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她认为这对未来的工作起到了警醒作用。“纪检监察工作涉及的政策领域比较多,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成为业务能力专、知识面宽的‘图钉型人才’,在不同岗位上锤炼打磨,真正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从最开始接触监督检查工作时的手足无措,到现在可以有条不紊地参与常态化检查、专项监督、政治生态调研等工作,贯穿始终的是对业务知识的学习与思考。” 作为刚刚踏出校园门,迈入机关门的黄婉婷,在面对新领域带来的“本领恐慌”时,她开始主动给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制定学习阶段性目标,积极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她说,通过向书本学理论,向领导同事学经验,向先进典型学方法,不断为自己蓄能充电,全新的工作节奏,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加速了她的成长。
作为办案一线的“新兵”,来自山西的梁茂儒在市纪委监委第十一审查调查室工作实习,参与办理专案,让他真切感受到成为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人任重道远。“从参与专案起初的兴奋、紧张、敬意,到过程中意识到需要学习的知识、方法、技巧,再到案件办结后收获的辛苦、感动、自豪,让我深刻认识要在不断地学习中淬炼、进步、成长,也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自重、自省、自警,真正练就一身‘硬功夫’。”
“我曾为了写好一篇报告逐字反复推敲直到凌晨,也曾跟随督导检查组马不停蹄赶赴多个地点开展调研,从入职到现在,我经历了从手忙脚乱到自我怀疑,再到进入状态的过渡与转变,这段时间也是我从懵懵懂懂的‘门外汉’,一步一步迈入并尝试融入纪检监察工作的过程。”在市纪委监委第六监督监察室工作实习的周芳玉说,作为纪检监察系统的新生力量,她将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秉持吃苦耐劳的决心
近年来,在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的亲自谋划、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下,通过有计划地开展“站窗口、进专案、下基层、上讲台”实践性锻炼活动,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关键吃劲岗位见世面、经风雨、长才干,推动新入职干部尽快找准定位、转变角色,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审查调查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抓落实能力。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委机关年轻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实干担当,坚持严于律己,以“四个干一届”目标为引领,认真落实办案安全、保密安全、廉洁安全“三个安全”任务,持续保持干劲、韧劲、实劲、严劲“四个劲”,坚决不做名人、牛人、散人、两面人、老好人“五种人”,养成学习、思考、总结、主动、坚韧、严格“六种习惯”,用自己的汗水和实干锤炼真本领、创造新业绩,在推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书写无悔青春。